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喬仁銘 學生記者 邊思琪 攝影 喬仁銘)5月13日,“演進中的知識產權國際保護體系”國際研討會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專家公寓舉行,來自國內外知識產權研究領域的100余名專家學者、高校師生代表共同參加。
南開大學副校長朱光磊,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劉春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副主任呂國良,瑞士伯爾尼大學歐盟法和國際經濟法名譽教授Thomas Cottier,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學院教授Peter Drahos,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教授、國際比較法中心主任Laurence Helfer,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監管和全球治理學院教授Susan Sell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南開大學法學院負責人主持。
朱光磊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對與會嘉賓到訪南開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深化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根本目標和重要舉措,知識產權學術研究的開展是貫徹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推動力。希望大家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共同交流、碰撞思想,攜手推進知識產權研究發展進步。
呂國良表示,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幾乎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知識產權保護將為當前國際知識產權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他簡要介紹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職能,并表示其中國辦事處將繼續加強與政府之間的合作,為中國各知識產權部門、南開大學知識產權教育與研究提供支持與服務。
開幕式后,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主旨發言。
劉春田以“互聯網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為題進行發言。他談道,知識產權作為對財產的尊重與保護,在中國正逐漸深入人心?;ヂ摼W帶來了深遠的變革,讓創新無處不在,使世界成為了一個完整體系。中國改革開放后,逐步加深了對世界秩序的影響,雖然仍面臨許多問題,但依然是世界浪潮的核心。西方國家進入穩定社會,我國進入轉型社會,只有不斷提高國家實力、國家能力,才能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
Thomas Cottier在發言中談道,隨著《巴黎公約》和《伯爾尼公約》以及包括執行權利在內的新標準被納入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知識產權法和國際公法開始融合。他提出了發展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法學科、確立知識產權保護在國際公法中的保護范圍、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和對傳統知識的保護,以及在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體系框架內建立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互補多邊框架。
Peter Drahos在發言中表示,特朗普政府自執政以來,為了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確立了四項基本目標,即保護美國主權、強化美國貿易法的實施、增強經濟動力以擴大服務和商品出口、保護知識產權。而雙邊條約被特朗普政府視為達成這些目標的基本途徑,發展多邊貿易體系不再是美國政府的優先選擇。他分析了特朗普政府未來的政策導向及產生的影響,包括可能致力于推行貿易保護主義、降低貿易逆差、提高知識產權的全球保護標準等。
Susan Sell圍繞主題“如何調整知識產權以適應公共政策的目標與發展”介紹了知識產權的意義,著重探討當代知識產權政策背景,如政權的分裂與復雜性、投資的意義夸大化、美國退出TPP/TTIP以及區域的崛起,以此說明后TPP時代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為知識產權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意見建議。
美國約翰·馬歇爾法學院教授Doris Long以“繪制保護知識產權投資價值的路線”為題談道,ISDS路徑可能是知識產權保護投資的一種途徑,但在將其作為21世紀知識產權保護的一部分之前,要使其規模、現狀與其他知識產權政策相結合。此外,知識產權權利人保護及公眾獲取也存在困難,應著手制定國際準則和規范,平衡相互矛盾。
本次研討會為期兩天,由南開大學法學院和南開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主辦。會議旨在通過對當今國際知識產權領域內熱點問題,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國知識產權發展問題的探討,在為我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供方向指導和對策應對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南開法學與國內外兄弟院校的深入協同合作,推動南開知識產權研究進程。